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特殊的战略作用。从现实需求看,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是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任务,将形成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动力。
(资料图片)
服务贸易开放水平较低仍是制约中部崛起短板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文章介绍,2022年,中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2.15%,比5年前(2017年)提升了6.37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较快增长的同时,开放水平不高的短板依然突出。
整体开放水平不高。2022年,中部六省贸易依存度为1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低于东部地区36个百分点。
服务贸易规模较小。2021年,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额占全国的比重仅为9.3%,仅为东部地区的10.6%。
服务贸易占比偏低。2021年,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仅为6.6%,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其中,湖北服务贸易规模位列中部省份第一,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4%。
服务业开放水平偏低。2021年,中部地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重仅为43.59%,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3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呈现较快发展趋势。2018年至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由4.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8%,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从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服务业市场开放,将形成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例如,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将由2022年的43.2%上升到接近50%,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55%左右。由此,将释放数万亿元的消费潜力。这个巨大潜力的释放与市场的有效供给,将直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和开放进程。
中部地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度依赖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目前,湖南、湖北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40%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作为制造业大省,湖北、湖南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要以扩大研发设计、咨询、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补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短板;要促进形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新格局,形成更加稳定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由此,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贸易将成为中国制度型开放的重点。这几年,尽管疫情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冲击,但尚未改变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趋势。2022年,全球服务贸易额达到13.8万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1.4%。此外,服务贸易已成为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的标配。例如,2009年以来全球生效的170余个区域自贸协定中,涵盖服务贸易规则的占比大约有70%左右。
中国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其重点、难点都在服务业市场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方面。服务贸易将成为中国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中部地区推进高水平开放,要适应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强化优势特色服务业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对接,实现重点产业项下服务贸易发展的突破,形成以制度型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文章提出,一是释放结构转型蕴藏着服务贸易发展的巨大潜力。中部地区市场空间大,且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2017年至2021年,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9.4%,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全国0.15%的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2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1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中部地区人均GDP将达到8.86万元左右,服务业占比将提升至55%左右。由此,估计到2025年,中部地区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将达到10%以上。
关键词: